学思践行党的二十大精神 传承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2022/11/08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新的飞跃。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远流长、博大精深,是中华文明的智慧结晶,其中蕴含的天下为公、民为邦本、为政以德、革故鼎新、任人唯贤、天人合一、自强不息、厚德载物、讲信修睦、亲仁善邻等,是中国人民在长期生产生活中积累的宇宙观、天下观、社会观、道德观的重要体现。”

为更好学习贯彻和对外宣介党的二十大精神,深入理解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所蕴含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理念,进一步坚定历史自信、文化自信,外交部驻澳公署对上述10组词条进行整理释义,以共享学习。


天下为公

出自《礼记·礼运》:“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原意是天下是公众的,天子之位,传贤而不传子。国家的一切活动,就应当服从于天下民众的共同利益。后成为一种正确的社会政治理想。《南史·宋纪上》记载:“夫树君宰世,天下为公,德充帝王,乐推攸集。”孙中山在《对驻广州湘军的演说》中提到:“提倡人民的权利,便是公天下的道理。公天下和家天下的道理是相反的。天下为公,人人的权利都是很平的。”陈毅元帅在《湖海诗社开征引》一诗中提到:“万古千秋业,天下为公器”。

天下为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胸怀天下”的国际情怀和历史担当。“天下为公”是习近平总书记引用率颇高的一则古语,多用于阐释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这一理念与“天下为公”一脉相承,在价值观念上相通相融。人类命运共同体秉承“天下为公”的使命担当,彰显“共商共建共享”的全球治理观,贯穿“公平公正”的价值取向,蕴含“和而不同”的伦理思想,体现“求同存异”的包容精神。

2016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秘鲁国会演讲时指出,“‘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当今世界,各国相互依存、休戚与共,我们要顺势而为,推动构建以合作共赢为核心的新型国际关系,打造人类命运共同体。”习近平主席在第七十届联合国大会一般性辩论的重要讲话中也强调,“‘大道之行也,天下为公。’和平、发展、公平、正义、民主、自由,是全人类的共同价值,也是联合国的崇高目标。”


民为邦本

出自《论语·五子之歌》(春秋·鲁·孔丘):“皇祖有训,民可近不可下。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民为邦本思想在夏朝就已出现。《夏书》的佚文就有“后非众无与守邦”的说法。《与陈倅书》(宋·陆九渊)记载:“民为邦本,诚有忧国之心,肯日蹙其本而不之恤哉?”《礼记·缁衣》记载:“子曰:民以君为心,君以民为本。君以民存,亦以民亡。”《荀子·哀公》中也有:“君者,舟也;庶人者,水也。水则载舟,水则覆舟”的记述。

民为邦本,本固邦宁。民本思想是中华民族数千年治国理政的核心理念。民为邦本,是指百姓是国家的根本,体现中国古代关于立国安邦必须以民众为根本、重视天下民众作用的一种观念。民为邦本体现了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的不变情怀和以人民为中心的执政理念。坚持人民至上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奋斗最重要的历史经验之一。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在讲话中多次引用了“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政治格言,充分阐明了习近平总书记一贯坚持的“以民为本,执政为民”的治国理念。2014年5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就把“民惟邦本”列为中华文化的核心理念第一条。2015年10月,习近平主席在英国议会发表讲话指出,“在中国,民本和法制思想自古有之,几千年前就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的说法。”


为政以德

出自《论语·为政》,原文为“子曰:为政以德,譬如北辰,居其所而众星共之。”寓意是当政者以德行来治理国家,就像北极星一样,安居其所,其他的星辰井然有序地环绕着它。孔子“为政以德”的主张,继承并发展了西周初年周公的“明德慎罚”思想。他认为“德”是区分仁君与暴君的标准之一,主张施行“德政”。在孔子看来,当政者只有施行“德政”,百姓才能受“圣德”感召并遵其道而行之,天下自然就归于太平。

国无德不兴,人无德不立。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把领导干部的党性教育和道德修养融为一体,鲜明地把领导干部之“德”聚焦为“政德”观,指明了新时代领导干部“政德”建设的方向和实现途径。这既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经验总结,也是对治国理政规律的深刻把握,

习近平总书记2014年5月在北京大学师生座谈会上第一次将道德分成大德、公德、私德三个层次。2018年3月全国两会期间强调,“领导干部要讲政德。政德是整个社会道德建设的风向标。立政德,就要明大德、守公德、严私德”,并阐述了“三德”的具体要求。这标志着新时代政德观的正式形成。


革故鼎新

源于《周易》的《革卦》与《鼎卦》,后世将其合二为一作为成语,表达革除旧事物、创建新事物的意思,与因循守旧相对。此成语最早可追溯至夏商的政权更替。夏禹铸九鼎,鼎也成为王权的象征,夏商周朝代沿袭,都把九鼎奉成传国之宝,在哪里建王都就把九鼎迁到哪里。按照《周易•序卦》的记载,《革卦》在《鼎卦》之前,《井卦》之后,“《井》不可不革,故受之以《革》,革物者莫若鼎,故受之以《鼎》”。而所谓革、鼎,根据《周易•序卦》的描述,“革,去故也;鼎,取新也”。现寓意改革、创新的有为精神。

在这种精神鼓舞下,中国义无反顾深入推进改革开放伟业,取得了彪炳千秋的成就。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指出,“改革是循序渐进的工作,既要敢于突破,又要一步一个脚印、稳扎稳打向前走”。在2019年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主旨演讲中,习近平主席表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习近平总书记在2021年两院院士大会中国科协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强调,“我国广大科技工作者要以与时俱进的精神、革故鼎新的勇气、坚忍不拔的定力,面向世界科技前沿、面向经济主战场、面向国家重大需求、面向人民生命健康,把握大势、抢占先机,直面问题、迎难而上,肩负起时代赋予的重任,努力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


任人唯贤

最早出自于战国《尚书·咸有一德》:“任官惟贤才,左右惟其人”。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任人唯贤”,寓意指任用官员以德才优秀作为标准。“古者圣王,甚尊尚贤而任使能,不党父兄,不偏贵富,不嬖颜色。”我国古代就有内举不避亲,外举不避仇“任人唯贤”的历史典故。不论亲疏贵贱,不论资排辈,有能则举之。毛泽东同志在《中国共产党在民族战争中的地位》一文中指出,“有独立的工作能力,积极肯干,不谋私利为标准,这就是任人唯贤的路线。”

秋基业,干部为要,人才为先。“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伟大的斗争,宏伟的事业,需要高素质干部。我们党历来高度重视选贤任能,始终把选人用人作为关系党和人民事业的关键性、根本性问题来抓。

习近平总书记在党的二十大报告中再次强调,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必须有一支政治过硬、适应新时代要求、具备领导现代化建设能力的干部队伍。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坚持德才兼备、以德为先、五湖四海、任人唯贤,把新时代好干部标准落到实处。树立选人用人正确导向,选拔忠诚干净担当的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选优配强各级领导班子。


天人合一

“天人合一”作为一个完整的词语最早出现在北宋张载的《正蒙·诚明》一文中:“儒者则因明致诚,因诚致明,故天人合一”。但“天人合一”作为一种思想或方法论,实则早已存在,起源亦可追溯到《易经》。“天人合一”作为中国哲学思想,儒、道、释等诸家各有阐述。天指天空,也指天道,还指自然大道,道家道教所说的天,多指自然、天道。天人合一,一般指人与道合而“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的境界。

天人合一理念集中体现着中华民族对整个宇宙以及人与宇宙万物关系的根本看法,这一理念与西方近代以来人类中心主义的自然观宇宙观截然不同。人类自进入工业文明时代以来,在创造巨大物质财富的同时,也加速了对自然资源的攫取,造成人与自然关系紧张。天人合一理念建立在对人与天地万物一体同源的体悟之上,其中蕴含着人与自然生命共同体的意识,强调人类应当善待自然,按照自然规律活动,对自然心存敬畏,对自然资源取之有时、用之有度,维护人与自然万物之间的平衡,实现人与自然和谐共生。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谈及“天人合一”的崇高追求和生态智慧。2017年1月,习近平主席在联合国日内瓦总部发表的演讲中指出,人与自然共生共存,伤害自然最终将伤及人类。我们应该遵循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的理念,寻求永续发展之路。


自强不息

出自《周易》中的干卦《象传》“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后世据此典故引申出成语“自强不息”。寓意为自我力求进步,刚毅坚卓,发愤图强,永不停息。《孔子家语.卷一.五仪解》中记载:“仁义在身而色无伐,思虑通明而辞不专。笃行信道,自强不息。”《朱子语类.卷六九.易.坤》中也有“天行甚健,故君子法之以自强不息;地势至顺,故君子体之以厚德载物”的记述。

“自强不息”是中华传统文化的精髓,也是中华民族生生不息、傲然挺立于世界民族之林的精神之源和力量之源。中国共产党饱受磨难而生生不息,历经百年而风华正茂,给我们的重要启示是要坚守中华民族自强不息的民族品格。在新时代,更要坚持自强不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谦虚谨慎、艰苦奋斗,敢于斗争、善于斗争,坚定历史自信,增强历史主动,谱写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更加绚丽的华章。

2018年12月,习近平总书记在庆祝改革开放40周年大会上强调,正是这种“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的变革和开放精神,使中华文明成为人类历史上唯一一个绵延5000多年至今未曾中断的灿烂文明。在2020年9月全国抗击新冠肺炎疫情表彰大会上,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面对困难和风险不放弃、不退缩、不止步才是一个民族伟大的原因。”


厚德载物

    最早出自于《周易》“乾”、“坤”二卦的卦辞: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地势坤,君子以厚德载物。寓意多指以宽厚之德包容万物或他人。古人认为,大地的形势和特质是宽厚和顺的,它承载万物,使万物各遂其生。君子取法于“地”,要像大地一样,以博大宽厚的道德容纳万物和他人,包含了对自身道德修养及人与自然、社会和谐一体的追求。 

自古至今,宽容被圣贤乃至平民百姓尊奉为做人的准则和信念,这已成为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一部分,并且视为育人律己的一条光辉典则,也是中国人参照大地山川状貌和特质树立的治国理政和为人处事的理念和理想。清华大学以“自强不息,厚德载物”作为校训。

2013年9月,习近平总书记在会见第四届全国道德模范及提名奖获得者时表示,精神的力量是无穷的,道德的力量也是无穷的。中华文明源远流长,蕴育了中华民族的宝贵精神品格,培育了中国人民的崇高价值追求。自强不息、厚德载物的思想,支撑着中华民族生生不息、薪火相传,今天依然是我们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强大精神力量。



讲信修睦

出自《礼记·礼运》:“选贤与能,讲信修睦。”寓意是人与人之间,国与国之间,讲究信用,谋求和睦。宋代楼钥在《签枢密院事谥节愍王公神道碑》曾写到,“公曰:奉命三至,专以讲信修睦。”《元史·外夷传一·日本》中记载“朕惟自古小国之君,境土相接,尚务讲信修睦。”《蔺相如论》也有“惜乎相如有叱秦之勇,让颇之智,其于讲信修睦,绸缪思患之道未之讲也”的记述。

“讲信修睦,和而不同”是中华民族世代相传的价值理念。习近平总书记赋予这一中国传统文化中理想的国际关系以新的时代内涵。2015年11月,习近平主席在新加坡国立大学发表演讲时指出:“和平发展思想是中华文化的内在基因,讲信修睦、协和万邦是中国周边外交的基本内涵。”2021年9月,习近平主席在第六届东方经济论坛全会开幕式上的致辞中指出:“当前,世界格局深刻变革,新冠肺炎疫情起伏不定,世界经济艰难复苏。……我们愿同各方一道努力,秉持真正的多边主义,讲信修睦,合作共赢,向着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目标稳步迈进。”



亲仁善邻

出自春秋·鲁·左丘明《左传·隐公六年》:“五父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君其许郑。’”寓意为与邻者亲近,与邻邦友好。《东周列国志》第六回曾记载:“公子佗谏曰:‘亲仁善邻,国之宝也。郑来讲好,不可违之。’”《晋书·苻坚载记》记载:“晋虽僻陋吴越,乃正朔相承。亲仁善邻,国之宝也。臣没之后,愿不以晋为图。”清·章炳麟《与汪康年书》中写到:“远裔种族匪殊,亲仁善邻,宜捐小忿。”

俗话说,远亲不如近邻,“邻里”作为一种以地缘关系为基础的人际关系,对于有着深厚农耕文化的中国来说,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中华民族是重信义、讲情义的智慧民族,与邻里、邻邦之间和睦相处、守望相助,与不同文明多交流、多对话,不仅是中国人的处世之道,也是中华民族所追求的道德目标之一。

亲诚惠容和与邻为善、以邻为伴是中国长期秉持的周边外交方针。2019年5月习近平主席在亚洲文明对话大会开幕式的主旨演讲中表示,亲仁善邻、协和万邦是中华文明一贯的处世之道,惠民利民、安民富民是中华文明鲜明的价值导向,革故鼎新、与时俱进是中华文明永恒的精神气质,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是中华文明内在的生存理念。

(外交部驻澳门特派员公署青年理论学习小组整理)